图为:兴业宜居生态工业新城正在强势崛起。
图为:“浓浓七里情、欢乐大家庭,全国和谐示范社区欢迎您回家过年”迎新春大合影活动亮相央视新闻联播。
图为:拆迁群众为项目建设让出家园后,住进了全市最美、最大的新社区。
图为:通航产业,让?亭找到了转变发展方式、重构产业发展新格局的突破口。
图为:湖北省第三家保税物流中心——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试运营,为湖北再添“出海口”。
图为: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互融共进的新模式、新路径,为长江生态保护贡献?亭力量。
湖北日报讯 五年来,这里绿色家园承载未来,资源高效循环,城乡面貌改观,优美清新的环境真情诉说着工业新区的生态文明。
五年来,这里大气魄发展大项目,沿江千亿园区的框架已经形成,往昔的农村乡镇正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重要拓展区。
五年来,这里和谐富裕幸福安康,文明程度和社会治安满意度全面提升,浓浓的幸福感写在每一个?亭人的脸上。
虎啸风生?亭气概,壮志凌云引领未来。宜昌?亭,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穿过三国的历史硝烟,在“绿色决定生死”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发展路径,奏响了建设兴业宜居生态工业新城的最强音符,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贡献?亭力量。
坚持生态优先
绘就更加宏大的绿色?亭画卷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7.64%,城区绿化率达45.6%,城区绿地面积达114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启动实施绿化项目147个,造林绿化和改造升级绿地面积1.5万亩;“三路一台”(先锋路、张家湾路、迎宾大道及宜昌汽车产业园观景台)、三峡奇石文化广场、六泉湖市民广场、机场路绿化等一批绿色精品示范工程顺利竣工,五彩斑斓、四季有花、香气四溢的特色绿化景观遍地皆是……
抢抓实施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项目机遇,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亭园区作为湖北省首家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持续深入推进化工行业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废物集中处理,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双赢……
作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湖北省绿化模范县(市区),近年来,?亭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互融共进的新模式、新路径,以加快建设兴业宜居生态工业新城为目标,为长江生态保护贡献了?亭力量。
“保护生态环境,没有止境。”5月31日,?亭区委书记胡志莉在主持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时表示,坚持绿色发展,对老工业区?亭来说更为重要,也尤为困难,难在从粗放到精细的理念转换,难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但再难,也要加快构建四大体系、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早在今年年初,作为宜昌重要工业区的?亭,就制定了“绿色?亭三年行动计划”。区委、区政府郑重承诺: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到2019年,全区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城市绿色发展的基础配套和功能配套能力全面提升,大气、水、土壤污染以及环保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绿色?亭。
“绿色?亭三年行动计划”为?亭绘制了一幅更加宏大的绿色发展画卷。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制定生态环境空间规划,严守生态空间红线,创新生态守护方式,重点构建“三大生态走廊”和“4+N”生态功能区,筑牢全区自然生态屏障。“三大生态走廊”即磨盘—高家—高湖—福善场—杨家湾生态屏障走廊,长江沿线生态保护走廊,七里冲—中心区生态居住走廊;“4+N”生态功能区,“4”即天湖白鹭保护小区、三国古战场、六泉湖生态公园和善溪冲生态湿地等生态示范基地;“N”即道路、厂区、机关、学校、社区、村落等生态示范点,筑牢全区绿色自然生态屏障。
——推动生态循环发展。严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禁新上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建立健全清洁生产激励机制,加大超排偷排处罚力度,督促企业加强节能环保改造,实现绿色生产。全面完成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任务,加快磷石膏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构建园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快盘活低效闲置土地。
——加大生态治理力度。深入开展长江沿线重化工和造纸行业企业专项整治,大力实施治污、治臭、治霾和重点企业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拳整治突出环境问题,确保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对尾矿库、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危险化学品等重点环保危险源的监管,提升环保监测和治理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