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丹江口水库水质106项达Ⅰ类标准——十堰市在环境修复•水生态文明论坛上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17/12/04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1960

“欢迎各顶尖治水公司到十堰治理污水,帮助十堰建立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把十堰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典范城市……”12月2日下午,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环境修复·水生态文明论坛上,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环保部门代表——十堰市环保局局长冯安龙所作的《五措并举炼治中国好水 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精彩演讲,引起参会人员强烈共鸣。

  从论坛交流发言中了解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已有106项达到国家Ⅰ类水质标准,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是全国水量最大、水质最好的水源地,已累计向京津冀豫调水100多亿立方米。

  为保一库清水北送,十堰多措并举炼治中国好水,即全域系统治水、跨域联动治水、新技术新工艺科学治水、创新机制治水。其中在全域系统治水方面十堰投入资金18亿元,大力实施截污、控污、清污、减污、治污五大工程,累计整治排污口590个,建设生态河道130公里,建成清污分流管网1200多公里关闭转产规模以上企业560家,拆除网箱养殖18万只,对全市1500多个村庄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

  在跨域联动治水方面,十堰针对跨区域治水难题,建立上下游、左右岸治水联动一体化、联防责任化、联治高效化、联护常态化工作机制,将20多个断面纳入水生态补偿考核,每年归集1300万奖优罚劣;组建263支“净化环境、保护水质”志愿者队伍,对137条主要支流和3524.8公里库岸线,持续开展以“清污泥、清垃圾、清河障、清杂草”为主要内容的“四清行动”;累计清理网箱18万只,对1516个村庄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

  在新技术新工艺科学治水方面,十堰引进国内知名环保公司参与治水,全球各类污水治理技术高达30多种,目前在十堰得以应用的达20多种,十堰已成污水治理技术博物馆。

  在创新机制治水方面,十堰全面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并实行第三方考核;聘请15名院士专家担任十堰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市)咨询专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大幅度提高环保考核权重,由原来的5项5分增加到9项(Ⅰ类23分,Ⅱ类25分,Ⅲ类28分);率先出台《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实施办法》等。

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版权所有鄂ICP备13016949号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