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枣阳市太平镇,昔日的荒山——迎驾山变成了“风光互补”新能源基地,正在迎风转动的风车和连成片的太阳能光板组合成一道独特风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倪娜 摄)
图为:襄阳高新区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2017年,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7万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图为:刘大湾村一角
湖北日报讯(记者夏永辉、通讯员万永春、岳红亮)襄阳市全面推行减量化增长模式,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最新的数据显示,2017年,襄阳市预计汽车、装备制造等26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品产销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围绕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目标,襄阳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绿色发展“一号工程”。去年,该市在拒绝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的情况下,招商引资成果仍然显著,实际投资额突破2400亿元,其中52个工业项目投资过10亿元。
该市加快对汽车、钢铁、建材、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预计全年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0%,93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95个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汽车、装备制造、建材冶金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3%、14.5%、15.5%。美洋、九州、雅致等新能源整车项目相继投产,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7万辆,并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力。去年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32个,新增市场主体9.4万户。全市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00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0个。襄阳高新区GDP首次突破千亿级大关,并在2017年度156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位中升至3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