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首创长江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 武汉监测各区水质奖优罚劣
发布时间:2018/01/29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2038

首创长江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

武汉监测各区水质奖优罚劣

人民日报记者 田豆豆

“今年第一次考核,没想到长江洪山区断面因为水质改善获得50万元奖励,真是意外之喜。但同时觉得压力更大了,千万别明年得个罚款,那就不好看了。”见到记者,湖北武汉洪山区环保局局长彭先桥说得挺实在。

  武汉共有11个区。今年11日,武汉市环保局组织对长江跨区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根据11个跨区考核断面的水质,11个区开展考核。结果,6个断面综合污染指数较上游对照断面下降(水质改善),得到奖励50万元、100万元不等;5个断面综合污染指数较上游对照断面上升(水质变差),分别扣缴100万元、200万元的生态补偿款。

  此次考核的依据就是去年底出台的《长江武汉段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办法(试行)》。以往,长江武汉段水质只设置入境对照、出境考核等监测断面,对各区水质状况没有开展监测考核。长江流经武汉的过程中,水质上升或下降的责任是上游还是下游、左岸还是右岸,得不到全面反映。为客观准确反映长江武汉段水质变化情况,明晰沿线各区权责,武汉市环保局根据长江武汉段区界和岸上的实际情况,按长江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科学设置了13个监测断面,对各区的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在水质优良的情况下,武汉实施市域内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这在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中是第一个。

  各区的水质目标均为Ⅲ类,翻看各区的“成绩单”,除一个断面水质为Ⅲ类外,其余均为Ⅱ类,均达到了水质目标。不过,这还不够。按照新的考核办法,各断面的“考试科目”包括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4项,算“总分”时,“综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为正数的,得到奖励,为负数的,会被扣钱。

  “虽然奖金不算很多,但对各区来说,这个导向非常重要,各区的主要领导作为河湖长,压力就更大了。”洪山区水务局局长金桥说。根据《办法》,考核将按“单月监测、双月核算通报、年度算总账”的形式进行,由武汉市环保局实施。年度考核结果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作为相关区绩效考核依据。

  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定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基调,中央环保督察强力推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长江保护。在武汉,区委书记带头巡江,市领导不定期暗访并“随手拍”,成为常事。110日,洪山区连夜召开大会,梳理辖区内环保风险点,要求落实责任,定期整改到位。

  “要保护好长江水质,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可能一蹴而就。”金桥举例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