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岩 通讯员舒畅
因为环保倒逼,湖北陶瓷到了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
1月18日,湖北陶瓷工业协会2017年年会暨湖北陶瓷工业发展论坛在当阳举行。论坛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表示,环保税已经开征,一些“糊涂认识”一定要澄清,国家环保治理只会越来越严,绝不是只刮一阵风。要么退出行业,要么投钱搞环保。
绿色转型
“擦亮”湖北陶瓷
“早转型早主动。”湖北省陶瓷协会会长吴全发说,在绿色生产、智能制造的引领下,湖北陶瓷产业集中度更强,由过去的5个产区整合为现在宜昌、黄冈两大产区;产品品质发生蝶变,逐渐走出“有产能没品牌”的尴尬,瓷片、抛光砖、外墙砖等大路货出现大幅度下滑,附加值高的抛釉砖、仿古砖大幅增长。
2017年,全省陶瓷砖产量5.07亿平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3.72%,居全国第八位;卫生陶瓷产量2100万件,占全国总产量的9.32%,居全国第四位。全省54家规模以上陶瓷企业的118条生产线完成产值270亿元,同比增长17%。
绿色制造
一个理念的演化
1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位于当阳建筑陶瓷工业园的湖北豪山建材有限公司,只见厂区的空地上建起了草坪和花坛,虽是隆冬季节,却绿树葱葱,鸟声清脆,占地850亩的豪山公司,空气清新,地面看不见垃圾。
“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像。”缪斌说,头顶“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帽子的陶瓷卫浴行业向来给人的印象是烟囱林立、浓烟滚滚,而今,科技创新,领跑陶瓷业“绿色制造”。
当阳建筑陶瓷工业园设立于2009年,这个连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