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培育“生态小公民”提升市民生态文明素养 宜昌将生态教育纳入地方课程
发布时间:2018/04/12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2286

 

图为:夷陵区实验小学三(5)班学生在黄柏河取水样,送环保局化验。(张国荣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吴擒虎、通讯员袁平、张国荣)48日,上完课,闫淑珏和几名同学来到宜昌市夷陵区环保局,拿到了黄柏河水质检测报告。报告显示,黄柏河水质达地表水Ⅱ类标准。

   闫淑珏是夷陵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看到报告,她很高兴。她告诉记者,几天前,她和同学们在黄柏河取水,送往环保部门检测。

   此前,闫淑珏已在课堂上系统学习了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并围绕黄柏河水质、颜色、气味及污染情况等与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是闫淑珏上的一堂《生态小公民》课程及实践活动。

   2017年,夷陵区自编《生态小公民》教材,开设生态教育课程,在当地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广,成为全区4.3万名学生的必修课。课堂外,各校积极开展特色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物回收利用、节水节电等。“这是我最喜欢的课程!”闫淑珏说,以前看见河里漂浮青苔或垃圾,很不好受。自从上了环保课程,知道了要节约用水,不乱丢垃圾,还时常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

   目前,生态小公民教育已在宜昌夷陵区、西陵区全面展开。43日,宜昌市教育局决定,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该市地方课程《长在宜昌》教材序列,于今年秋季在全市城乡幼儿园、中小学校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全覆盖。

   该市教育局将联合环保、城管、住建、科技等部门,组建教材编委会。生态文明教材作为单行本,分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5个阶段编辑,借鉴夷陵区《生态小公民》教材,修订充实宜昌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案例。

   编印工作将于今年8月完成,秋季开学发放,作为循环教材使用。该市教育局正抓紧制定《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意见》,从课程实施、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家校协同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宜昌市教育局还将开展系列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如举办知识性普及活动,建立生态环保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保护母亲河”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向家庭和社会延伸,推动市民生态文明素养整体提升。

原文链接: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80412/hbrb3238692.html


 

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版权所有鄂ICP备13016949号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