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闭环产业链 “金色”变“绿色” 大冶有色 绿色发展迈向高端
发布时间:2018/04/19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2267

    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王晓明 王克礼 410日上午9时许,位于黄石市新下陆大冶有色总部的巨幅户外LED大屏上,大冶有色环保实时在线监控信息图表显示,冶炼厂废水总排放口、制酸尾气脱硫系统、集烟系统等环保指标,均符合或优于国家标准。

   大冶有色生产管理部员工朱小娇说,这些实时数据均由国家、省、市环保机关严格在线监控,接受社会监督。

   如今,这种实时监控在大冶有色各个独立单元都随处可见。

   从“金色”到“绿色”,大冶有色的转型发展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大冶有色,是建国后我国第一批新建的大型铜业联合企业,其阴极铜产量全国第三,黄金产量全国第二、湖北第一。

   企业鼎盛时期,有员工近3万人,一度成为全国铜行业中的翘楚。

   然而,企业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压力接踵而至。“最大的压力来自资源不足和环保的压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翟保金坦诚地说。

   要改变公司传统的生产模式,走循环和绿色发展之路,意味着公司必须拿出大笔资金进行技术改造。资金问题怎么解决成为困扰公司管理层的大难题。

   “再难也不能放松!”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成为公司管理层共识和不可逾越的红线。

   于是,大冶有色打出节能减排系列组合拳。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为严峻的时候,大冶有色逆势而上,毅然投资20多亿元,实施铜冶炼节能减排改造,打响了冶炼产业升级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世界上最大的澳斯麦特炉落户大冶有色。

   2011年,建成艾萨法30万吨铜加工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原有的冶炼落后产能随之淘汰,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6100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6.5%冶炼系统装备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铜行业领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