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唐宜贵 吴擒虎 通讯员易石轩 12月19日9时,大型吊车将粗壮的钢丝绳挂起,几名施工队员爬上碳化塔,将绳索固定到工艺管道上……位于宜昌点军区、距长江1公里范围内的田田化工开始拆除。
至此,宜昌全面完成今年25家沿江化工企业关停任务。这是该市长江沿线化工企业“清零”3年行动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宜昌长江沿岸生态廊道建设全面启动,九大民生环保项目集中开工。
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表示,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工程,是检验抓落实的重要工作;宜昌将打造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产业基地,推进化工产业向绿色化、集聚化、循环化、精细化、高端化迈进。
痛下决心
化工,在宜昌乃至全省经济中举足轻重。这是宜昌第一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去年产值2000亿元,规模占全省石化行业的1/3,占宜昌工业比重的1/3。
作为长江沿线城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宜昌的重要政治任务。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宜昌要在狠抓长江大保护上走在前列。我省公布的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中,也对化工产业整治作了具体安排。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今年9月,宜昌出台《关于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文件,制定3年行动方案。提出:今年全市关闭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25家,3年内全市关、搬、转134家化工企业,到2020年,全市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
目标已定,但落实起来异常艰巨。
田田化工年销售额达3亿元,年均利税达2790万元。近7年来,用于技改和“三废”治理的资金超过2亿元。点军区环保局近几年连续监测显示:该公司工业废水、废气属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处置符合环保要求。企业生产红火、效益稳定、环保达标,不愿关停。
该市公安部门组建执法支队,配合环保执法,零容忍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纪检机关也加大问责力度。正面引导加上政策保障,渐渐地,企业家们由消极抵触转变为积极配合。田田化工董事长殷银华表示,工厂拆除后,公司还制定土壤恢复治理方案,达到无害化、安全适用标准,做到“房子拆尽、装置拆尽、土壤处理干净”。
关停企业,需要解决具体民生问题。
25家企业关停,数千名职工失去岗位。其中,涉及田田化工400多名职工。
为此,宜昌市政府投入2600余万元,用于职工退休金、养老保险等。组织6期转岗培训、8场次专项社会招聘。目前,多数职工已得到妥善安置。
关停企业,必然影响地方经济增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查阅该市2016年年报,此次关停的25家化工企业,去年产值总计23.4亿元。
宜昌市委表示,关停企业难免阵痛,但为了保护长江,实现地方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痛下决心,壮士断腕!
集约发展
打开宜昌地图,标出以往的化工产业布局,不难发现,许多化工企业占据资源富集、交通便利之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宜昌市委认为,要改变分散、随性的发展格局,将所有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实现集约化、循环化发展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