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践行长江保护战略 彰显生态立城情怀 看青山戴家湖如何问鼎“中国城市环境奥斯卡”
发布时间:2018/01/18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2150

 

图为:戴家湖公园航拍图(王建华 摄)

湖北日报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60年前,毛主席亲手确定的共和国钢铁“长子”武钢在武汉市青山区开工建设,十里钢城就此开启一段“先生产后生活”的奋斗历程。

   60年后,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山区正以建设生态宜业宜居新城目标为引领,加速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为曾经的老工业区激发澎湃活力。

   乘坐高铁北上,列车加速驶出武汉站。轻依舷窗,可见三环线旁一幅水墨画慢慢渲染开来。这里是戴家湖,武汉市首个生态修复而成的公园,她的涅??重生被视为生态回归和城市历史的样本。

   201711月,国家住建部公布,青山区戴家湖公园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荣获2017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我省唯一获奖项目。

   她是大武汉首个失而复得的湖泊

   50年代一汪碧水,60年代一池煤灰,80年代一座灰山,00年代一堆垃圾。”在武汉,恐怕再难找出一个如戴家湖这般命运多舛的湖泊。60年前的戴家湖,蛮有名咧!湖面千把亩,湖水青蓝色,里面有鱼、虾、甲鱼。”对于戴家湖历史面貌,久居湖畔的戴爹爹记忆犹新。

   上世纪50年代,为支援武钢建设,戴家湖成为青山热电厂粉煤灰堆场。80年代,湖被填平,堆积的粉煤灰高出地面10余米,戴家湖变成“戴家山”。

   90年代起,粉煤灰成为炙手可热的制砖原材料,“戴家山”逐渐被挖平。2008年,曾有媒体报道,因无序开采粉煤灰,导致天兴洲大桥一处桥墩出现2厘米位移,公共安全受到威胁。

   环保问题无小事,安全责任大过天。以雷霆万钧之力整治戴家湖,迫在眉睫。

   随着武汉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武汉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