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宜昌本土企业豪投百亿,何来底气——三问湖北三宁搬迁转型项目
发布时间:2018/02/12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2168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唐宜贵 吴擒虎 通讯员阮会珍 风中还裹着丝丝寒意,在宜昌市枝江姚家港园区,却汽笛长鸣,人声鼎沸。29日,湖北三宁公司投资100亿元的新材料项目隆重开工。

   在全省,单体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屈指可数,尤其长江沿线的化工企业,正面临“关、转、搬”大考,是投资奋进,还是收缩后退?选择,检验发展成色;决策,考验企业担当。

   为何敢投

   ——市场空间大

   乙二醇用途很广,衣服面料、眼镜镜片、车灯灯罩、化妆品等……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乙二醇。

   三宁化工投资联产60万吨乙二醇项目,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经过了几年调查论证。

   据介绍,乙二醇可生产聚酯纤维。我国是纺织大国,国内市场每年消费乙二醇1282万吨,而国内产量仅402万吨左右,880万吨依赖进口,比例高达68%乙二醇在国内的年均消费量,还在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市场足够大。

   “十九大提出振兴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公司董事长李万清说,打破乙二醇的进口依赖,作为大型企业,三宁公司责无旁贷。

   成本可降:蒙华铁路将于明年9月竣工,北方的煤可运到荆州,下江转运到枝江。浙江、江苏的乙二醇使用量,占国内市场的80%三宁的产品可通过长江航道低成本发货。

   前景可期:乙二醇价格不断攀升,目前国内企业多使用石油做原料生产乙二醇,工艺落后。三宁以煤为原料,且工艺更先进。

   枝江市经信局局长裴玉涛说,乙二醇产业项目,是国家鼓励类项目。

   即便如此,经得起环保考验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