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近日,省政府印发《湖北省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根据我省实际提出了5项工作重点分类部署。对城市污水处理重点提质升级,对乡镇污水处理重点补短板、全覆盖,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补齐生态环境治理短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美丽湖北。
城市污水“应收尽收”
按方案,到今年底,各市、州、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面实施、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全收集、全处理。2018-2020年,全省将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77座,新增污水处理规模约每天250万立方米。
同时,我省将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实施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让污水“应收尽收”。全省县级以上城市计划新增永久性污泥处理处置设施54座,总能力约每天3560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2018年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80%,2019年达到85%,2020年达到90%。污泥运输车船全部安装GPS,全过程监管。
“十三五”期间,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将新建主干管网3500公里,改造老旧管网770公里,改造雨污分流管网3300公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应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预计到2020年,全省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5%和85%。到2020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区水体无异味、水质有效提升、城市滨水空间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方案提出,要重点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人口密集区生活污水治理。城市周边有条件的乡镇可纳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条件的村庄应同步开展治理。
按计划,到2018年底前,全省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已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不达标、运行不稳定、管网不配套的,要同步完成改造。2019年底前,所有污水处理厂全面试运行,加强在线监测和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配套入户管网,全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2020年底前,全省所有乡镇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部稳定达标运行,形成设施完善、管网配套、在线监测、运行稳定的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