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为了一江清水浩荡东流——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纪实
发布时间:2018/05/02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4031

    万古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连结起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多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始终关注着波涛涌动的壮美长江,思考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法则,谋划着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的发展之道。20184月,万物勃发的仲春时节,他再次来到长江岸边。

  三天两省四地,步履匆匆,风尘仆仆。24日,习近平总书记飞抵宜昌;25日,自荆州沿江而下,到岳阳再至武汉;26日,他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在三峡大坝极目远眺,登轮船甲板指点江山,到长江岸边实地察看,在洞庭湖畔俯瞰浩淼烟波……人们追随着他的脚步,感悟着母亲河的今昔之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磨难与辉煌、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跋涉与奋斗、新时代的新理念与新气象,都在6300公里的长江上留下了印记。

  看长江,也是看中国;把脉长江经济带发展,也是再一次昭示,民族复兴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举足轻重的分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开宗明义:“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凝聚共识,粮草先行

  两年前的那次座谈会,总书记用“好像是泼了一盆冷水”来形容。20161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时,正是沿岸一些地方快马加鞭上项目之际。从会场传出来的声音激荡广袤大地: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0个字,振聋发聩。翻开那时的长江生态画卷,更能理解这一重要决断的缘由。彼时,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生态系统警钟阵阵。人们看到,厂房污水横流、码头砂石漫天、轮船肆意排放、水质持续恶化。航道下游“卡脖子”、中游“肠梗阻”、上游“遇瓶颈”,河湖湿地萎缩甚至干涸……处处千疮百孔。

  长江严重透支,习近平总书记痛心地形容她:“病了,病得不轻了”。

  历经几十年激流勇进的大开发、大建设,是时候改变了,也是有能力做好这件事的时候了!总书记强调:“发展也要讲兵法,兵无常势。有所为是发展,有所不为也是发展,要因时而宜。

  考察路上,他多次深入阐释这一决断背后的深思熟虑,称之为“立规矩”“下禁令”。他说,我们块头这么大,不能再走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的老路。否则,一说大开发便一哄而上,抢码头、采砂石、开工厂、排污水,又陷入了破坏生态再去治理的恶性循环。

分享到:
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版权所有鄂ICP备13016949号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