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顺河入江口的湿地,入春开出大片金黄的油菜花。记者李永刚 摄
武汉开发区汤湖公园。周明德 供图
通顺河新河堤进行加固加高。周明德 摄
泥湖河、纱帽河及周边地区生态治理整改项目效果图。侯曼 供图
长江、东荆河、通顺河、马影河……136公里流程大小河流奔流而过。太子湖、万家湖、汤湖、朱山湖、官莲湖……26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
头顶长江,腰缠通顺河,武汉开发区(汉南区)被水环绕,因水而兴。水是该区最珍贵的资源禀赋。
日前,该区推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四水共治”工作方案(2017-2021年)》,画出未来5年“四水共治”蓝图,做好、做足水文章,为区域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该区计划投入巨资,建设一批水利项目,至2021年,达到“水更安、更畅、更净、更优”。
目前,该区正在对长江险段进行加固,使长江干堤能安全抵御1954年型洪水,并将通顺河堤加高2米,达到30米,使重点民垸堤防达到26.5米,确保安澜。
该区还在进行排水管网升级改造、排水通道疏通和泵站扩容,提高排涝能力。并改造污水处理厂,对湖泊进行全面截污,消除黑臭水体。为保供水,该区正在改造老旧管网,加强水源地保护,使城市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四水共治”,将发挥水资源优势、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扩大有效投资、培育发展新动能,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巨大投资空间,使治水成为推动地区发展的巨大引擎,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四水共治”的成果来顺应民意、消除民忧、保障民安、改善民生、增进民利、凝聚民心。
防洪水
车都提前进入防汛临战状态
“防汛大于天,不能心存侥幸”
去年汛期,长江连续14天、通顺河连续42天超警戒水位。近万干部群众、近千名武警官兵,冒着烈日和暴雨守在堤上,40多天夜不能寐。
今年有可能是去年的“姊妹水”。日前,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召开“四水共治”会议,提前部署防汛工作。该区要求,从现在开始,按照防汛预案,提前进入防汛“临战”状态。
目前,该区正在加快水毁项目的修复。长江日报记者到现场看到,在长江邓家口险段,正在进行水下抛石,以加固坡脚,水上护坡以巩固堤防。去年洪水中损毁的东荆河汉银泵站,目前正在修复加固。损坏的通顺河周家墩民垸80米堤坝,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即将种植草皮,去年险象环生的通顺河新合堤,加固工作正在进行。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四水共治”工作方案(2017-2021年)》要求,到2021年,确保长江干堤稳定达到能安全抵御1954年型洪水能力,通顺河堤按防30.0米蓄洪水位标准全面加高培厚,并修筑顶堤道路,通顺河民垸堤防达到省规定的防洪标准。
汛期将至,目前,开发区(汉南区)正加紧对基层街道进行防汛知识培训,提高应对能力。该区还建立了8支应急队伍,确保有设备、有物料、人员训练有素。
“防汛是天大的事,要做到心里有数,不能有侥幸心理,掉以轻心。”该区主要负责人表示。
他要求,今年汛期,要确保长江大堤的绝对安全,确保经济社会重大项目、人口密集区域的绝对安全,做到不影响重点企业正常生产,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受大的影响,确保采取了水利措施的区域不出现与去年类似的问题。
治污水